影片:杀瓜高清完整版
导演:高则豪
主演:董勇,刘桦,胡明,李煜
一个炎热的三伏天,路人、老婆、村长、杀人犯、县领导、警察,轮番出现在他的瓜棚。这个从来都是老实巴交、逆来顺受的瓜农,生平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。这是一个关于底层人们反抗意识觉醒的故事。排骨话水多: “女人大多都是感性的。爱上一个人便会拼了命的付出,..
一个炎热的三伏天,路人、老婆、村长、杀人犯、县领导、警察,轮番出现在他的瓜棚。这个从来都是老实巴交、逆来顺受的瓜农,生平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。这是一个关于底层人们反抗意识觉醒的故事。排骨话水多: “女人大多都是感性的。爱上一个人便会拼了命的付出,不计回报。但是,爱情更需要的是慎重,一往情深一定要给那个真正心疼你的人。”
真正心疼你的人,会处处为你着想,生怕你受一点的委屈。《杀瓜》最早出现在去年的FIRST青年电影节,入围“最佳剧情片”、“最佳艺术探索奖”、“一种立场”三个奖项,最终拿到了“一种立场”奖。去年我也去了西宁,看了一些电影,《杀瓜》是当时没看到的几部电影之一。
电影节结束后,翻看朋友们对《杀瓜》的评论,多是挖苦之声,甚少好评。没看上《杀瓜》,倒也不觉得可惜了。但能拿到即便是个小奖的“一种立场”,大概也绝非凭空而来。暗地里,还是期待着哪天能看到,至少想看看到底“烂”到啥样子了。
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结束后,紧接着是连着两周、每日放映三部电影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。展映中的大部分作品已经提前在院线上映过,或通过其他途径已经看过,也有几部电影是我比较想看的,再加上免费入场加资料馆的大银幕,即便去一趟资料馆颇费周折,还是相当诱人。
《杀瓜》正是其中之一。前面已经说了,《杀瓜》在FIRST首映后收获的评论大部分是差评,因此我观影前的预期调得很低,无非抱着“反正有空,不如就去看看吧”这样一种心态。再加上近来对中国独立电影不知从何处涌起的热情,不再想错过任何一部。即便看完觉得是烂片,也会安慰自己权且算扩充片单吧。
带着这样的心情,我坐在资料馆六百人的大厅看完了《杀瓜》。现场时不时地响起阵阵欢快的笑声,要知道现场坐的观众中大半都是附近的大爷大妈,这多少出乎我的意料。不仅是一次愉快的观影经历,《杀瓜》也是一部值得肯定的用心之作。
因此,我很怀疑在FIRST现场看《杀瓜》的观众与我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。我在重新翻看评论的时候,注意到了诸如“王小波”“特立独行的猪”“没有试听“等评语,但我在看的时候,不仅没有注意到,反而觉得电影通过奇怪的形式组合给人奇妙的感觉。
电影节放映的电影和最终投向市场放映的电影存在差别,也不算什么秘密了。许多电影为了赶上电影节,往往还没彻底制作完毕就匆匆送到了现场。听说,戛纳电影节大半竞赛片都是未完成状态。事实到底如此,恐怕得有人做个统计才知道吧。
电影在电影节首映后,无论出于电影确实还在制作中,因此急需完成后续的工作,还是因为收到了现场观众和媒体的评论,进而做些修改。最后成型的定品与电影节观众首映现场看到的片子,多少是会有出入的。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。
比如我后来在电影院看公映版的《米花之味》时,所看到的与在FIRS现场看到的那般就有明显差别,现场那版可能还在调色和混音中。还有对于《暴裂无声》的误判,在FIRST看到的那版未完成残片,确实让人觉得毫无可取,但后来看公映版,觉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。
因此,媒体在电影节现场发回的评论在两方面可能误导翘首期盼的观众:一者自然是他们在现场看到的还是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样片,这可能将评价调低,比如《杀瓜》这部电影;另一者则是因为首映现场加在电影上的额外光韵,会让媒体给出更高的评价。
扯得似乎远了。想说明的无非是真实的《杀瓜》应该不太是观众在西宁现场看到的那样,而是有它的创新之处。这种创新,我觉得是电影调用了不同叙事艺术的形式,将其揉杂在一起,转换为电影自身的东西。
比如《杀瓜》的故事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,也就几千字;影像呈现形式又类似于戏剧舞台,瓜棚如同搭建起来让演员活动的舞台;因为形式是戏剧式的,选用的演员就不再能是非职业原因,必须得优秀的专业演员才能抗拒舞台空间凝聚的强力。
电影最后呈现出来的既非小说式的,也非完全戏剧式的,但一定是电影的。有时候,我感觉这比较像是一种对“小品”的影像化呈现,但差别也很大。小品其实是非常虚假的,几乎建立在语言上,《杀瓜》的影像质感很真实,无论是环境声还是场景本身的真实感。
所以,我觉得感觉很奇妙。整个故事其实源自非常中国化的乡土小说那种荒诞的模式,人物形象鲜明、情节简单明确,最后演变为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。它不走“新现实”路线(反现实吗?),从戏剧中寻得滋养,最后变出来的又是很电影化的东西。对此,我是非常认可的。至于隐喻过于直白,我倒没怎么看出来。
详情